close

[情緒教育] 協助寶寶度過分離焦慮

[好文摘要分享] 育兒生活Baby life 2016,January No.308

 

甚麼時候開始出現分離焦慮?

6個月開始出現,因為已經開始認識周圍出現的人了

1~1.5歲高峰期,開始有自主探索外在世界的能力,很想任意離開又不敢,當回頭時看到主要照顧者還在身邊時就會有一個安心的心理安全堡壘。

 

如何協助度過分離焦慮?

  1. 勿頻繁更換主要照顧者: 身邊的人不斷變化,孩子就必須花更多心力去認識、辨認、磨合與熟悉,影響情緒變化,進而從小就難以和他人建立關係。
  2. 父母須掌控好自身的心理穩定度: 父母本身情緒的穩定可以帶給孩子穩定感,如果父母也慌慌張張,會讓已經沒有安全感的孩子更難適應。
  3. 利用孩子熟悉喜歡的舊物來陪伴: 舊的物品可以出現記憶的連結,讓孩子產生安全感,如爸媽的衣服。
  4. 從小建立專屬的分開儀式: 在情緒來時,擁有更多選擇來安撫自己。

Step 1: 同理與回應孩子的情緒: 對孩子說「爸媽要去上班不能陪妳了,所以你很難過,是不是?」而不是指責他「哭甚麼?愛哭鬼」或「爸媽不是每天都要去上班嗎,你這樣不乖、不懂事」。先同理孩子的情緒,孩子會因為內心感受被理解而先緩和下來,另外引導抒發而非壓抑,才不會影響日後情緒表達的能力。

Step2: 說明自己為什麼要離開的原因: 再次說明為何要離開,並清楚告知何時會再回來,千萬不要偷偷摸摸地離開。

Step3: 詢問孩子: 爸媽可以怎麼做,會感覺比較好? 「是要親親」「還是要抱抱」引導孩子開始思考以自己感受的舒適安全感的方式,學習慢慢學習如何面對與處理自己的情緒。

*************************************************************************************************************************

 

另外就是要預告!

反事有心理準備,總比突然的打擊要能承受負荷。

孩子有足夠的緩衝時間反覆演練因應的對策,就能減少焦慮。

就像已經預知孩子開始要去上學時,就要提早告知他會遇到和父母分開的情境。

 

105.1.15對我們家是個大日子,因為要迎接多多弟弟的到來,

媽咪開始緊鑼密鼓準備待產東西,但這次還有一項更大的工程就是準備兩位姐姐去小阿姨家寄住一個月的行頭。

從上學書包、日常用品、外出與居家服、鋼琴才藝包到口罩、手帕、髮飾…都一一備好,

最後就是兩人晚上一起陪睡的小抱熊…

還好有這樣收拾的過程,讓彤彤霓霓提早有心理準備要和媽媽分離一段時間,也因為媽咪大肚便便,兩位姊姊知道媽咪是要去生弟弟,所以分離衝擊產生的焦慮有少些。

但畢竟還是小孩子,而且還沒有那麼清楚的時間概念(不知道一個月到底有多長),特別是霓霓,還沒有跟媽咪分開過那麼久,半夜還是會爬起床,瞪著大眼睛,流下淚來哭著想媽咪~~~(想到這裡,媽咪自己都會忍不住大哭)。

那天,好不容易挨到可以到醫院看媽咪了,霓霓一直想要爬上病床躺在我懷裡,但基於感控與傷口的疼痛,實在沒辦法只好忍痛拒絕她。最後她輕觸撫摸我手背(霓霓特有的自我撫慰方法)傳達她對媽咪的想念與不捨(哇~媽咪又要哭了)。

等媽咪出關後,一定要好好抱抱兩位可愛的姐姐~辛苦了…媽咪的兩位寶貝!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就愛紅豆泥 的頭像
    就愛紅豆泥

    就愛紅豆泥 @ B&Q幸福屋

    就愛紅豆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